时间:2016-12-10 14:17:01 作者:承石小编
谈到农业拥抱“互联网+”的未来,许多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农业”无疑是当下最热门、最有前景的发展模式之一。由此开启的“互联网+”,势必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资源的配置,扩大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从而增加农民福利,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尤其是近些年来自下而上迅速兴起并已呈全面爆发之势的各类“空店村”“淘宝村”“电商村”,充分展示了贫困落后地区借助互联网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巨大潜力。正是鉴于电子商务给部分农村地区带来的巨大变化,国务院扶贫办将“电商扶贫”正式纳入扶贫的政策体系,并列入“精准扶贫十大工程”。
农村电商尽管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潜力巨大。然而仍存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程缓慢、农产品缺乏质量标准、电子商务人才缺乏等问题。要在新形势下让“互联网+农业”成为精准扶贫的利器,真正做好电商扶贫,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做到帮助贫困群众脱贫不返贫,就离不开市场化思维。因为,市场化思维可以为很好的解决两个突出问题。
第一是卖什么。电子商务进农村实际是要构建消费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现在看来,消费品下乡这一条渠道是畅通的,真正难突破的是农产品进城。
在部分贫困村调研发现,产业薄弱甚至无产品可卖成为一个共性问题。电商精准扶贫的第一步,就是要帮助贫困村确定适合发展的产业。从资源和环境来说,大多数贫困村都有很好的先天条件,开发是没有问题的。电子商务企业要利用自己的技术、信息优势,根据贫困村资源禀赋找准要发展的产业。需要注意的是,在寻找合适产业的过程中,差异化很重要,既要考虑资源禀赋,也要考虑市场环境,从而做到“一村一品”。找准了产业,就会有优质的产品,才有可能发挥电商渠道的优势,将产品销售出去实现效益。
第二是怎么卖。电子商务拉近了贫困村和市场的距离,但能不能真正对接上市场,把产品销售出去,不仅关乎企业未来的生存空间,更关乎贫困地区能不能实现“自我造血”,脱贫不返贫。
电商企业在合理利用政策的基础上,更要学会用市场化的方式去分析决策。比如在销售渠道上,同样是农特产品,标准化、规模化的产品就适合在大型电商平台销售;非标的,规模小的产品可能就要考虑社区、朋友圈等更为分众的销售渠道,销售半径会不一样。这就需要企业有很强的区分和把控能力。
同时,一方面要注重品牌的塑造。特色农产品打造区域性品牌是一条可行的路径。比如本地特色水果、特色小吃等已经形成了很好的品牌效应,自然也不愁卖。这就需要政企共同努力,推广更多的山乡好货。
一方面要加快网络品牌培育。按照“一村一品”的原则,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培育特色品牌,支持农产品“地标保护”“绿色”“有机”“无公害”等资质的申报认证,加强贫困地区特色产品品牌化建设,提升产品品质、附加值和知名度,建立电商扶贫农特产品目录库,引导支持贫困乡镇至少培育一个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的龙头企业,进行认证挂牌管理和扶持。
一方面要不断壮大网店规模。加快推进县级农村电子商务信息服务中心建设,为农民“触网”提供策划、指导、培训等多种服务。扩张农村网络卖家群体,引导企业、专业合作社、经销商采取“龙头企业+网店”“农业合作社+网店”“个人+网店”等模式开设网店,创新发展模式,积极推动电子商务融入农村生产生活环节,通过电商强化城乡间生产消费各环节有机链接。
此外,还要加快电商人才队伍建设,做好技能培训。以县为主体,做好电商扶贫的系统培训和专项培训,指导试点乡、村制定路线图,确定时间表,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试点工作。强化人才培养,组织开展联合培训项目,利用“空店”等载体,加大对“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返乡大学生及农村优秀青年等农村个体网商的培训力度,提升农业主体的电子商务应用理念和操作能力。
当前,“互联网+”已经不断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有的地区通过电商发展成了富裕村,有的地区通过电商带领农民找到了新的致富路。因此,农村地区更加需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抓住机遇,结合自身特点,通过创新机制推进电商精准扶贫脱贫工程,从基础和根源着手落实“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贫困群众情愿、主动、自信、坚定地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